脂肪肝 | 肝硬化 | 酒精肝 | 肝纤维化

喝酒为什么会得脂肪肝?肝病专家程进明深度解析

发布日期:25-10-22 阅读量140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在当今社会,饮酒已成为许多人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伤身,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脂肪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医生——程进明,为大家详细解读“喝酒为什么会得脂肪肝”。

一、酒精代谢与肝脏的关系

程进明医生指出,当我们饮用含酒精饮料时,这些液体中的乙醇(俗称酒精)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最终汇聚到肝脏进行分解处理。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肝脏能够高效地将大部分酒精转化为无害物质排出体外。但问题在于,当摄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肝脏的处理能力就会饱和,导致多余的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具体来说,酒精在肝脏中主要通过两种酶的作用被氧化: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它将乙醇转变为乙醛;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负责进一步将乙醛转化为醋酸盐。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和其他有毒中间体,它们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此外,酒精还会干扰脂肪酸的正常代谢途径,促使脂肪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二、脂肪肝的形成机制

  1. 能量失衡理论:酒精本身含有较高的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约7千卡的能量。如果一个人每天大量饮酒而不相应增加体力活动量,就会导致总体能量摄入过剩。这种情况下,身体倾向于将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肝脏则是首选的目标器官之一。
  2. 胰岛素抵抗效应:研究表明,长期饮酒会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状态又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促进了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
  3. 营养缺乏假说:虽然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很多酗酒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这是因为酒精取代了食物成为主要的热量来源,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摄入不足。特别是胆碱、甲硫氨酸等参与脂质运输的关键成分缺乏时,更容易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三、预防与治疗建议

针对上述原因,程进明医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适量饮酒:男性每日纯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则应更少。最好选择低度酒品,并搭配足够的食物一起享用。
  2. 均衡饮食:保证膳食结构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食品及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3. 加强锻炼: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消耗多余热量,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群,应该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喝酒之所以会导致脂肪肝,主要是因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酒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在线医生,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在线医生将全天候竭诚为您服务!

  • 1
  • 2
  • 3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 咨询热线:
    0371-55365124

  • 门诊时间:
    8:00-18:00

  • 医院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

医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