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08-25 阅读量65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诊断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焦虑。这种看似无声无息的疾病究竟从何而来?为此,我们专访了著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她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揭开脂肪肝形成的神秘面纱,并指出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陷阱。
一、饮食失衡:隐形热量正在吞噬你的肝脏
现代人餐桌上的变化堪称一场“营养革命”——精制碳水取代粗粮成为主食主力,油炸食品和甜品占据零食柜的重要位置。高子敏医生强调:“当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超过身体消耗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特别是果糖含量高的饮料,它们绕过正常代谢途径直抵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数据显示,每天饮用含糖饮品的人群患脂肪肝风险比不喝者高出30%。更危险的是,很多标榜健康的加工食品实则暗藏大量添加糖和反式脂肪酸。
二、久坐少动:代谢机器陷入停滞状态
办公室白领日均步数不足三千步已成常态,这种静态生活方式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代谢图谱。肌肉作为主要的能量消耗器官,其活动减少直接导致葡萄糖利用率下降。高医生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就像长期停放的汽车会积碳一样,缺乏运动的人体也会让脂肪在内脏堆积。”研究证实,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即使存在肥胖因素,其脂肪肝发病率也能降低40%。但现实是,很多人把刷手机的时间远多于挥洒汗水的时间。
三、酒精滥用:双重打击下的肝脏危机
社交场合中的觥筹交错可能是压垮肝脏的最后一根稻草。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乙醛具有直接毒性作用,它会破坏肝细胞膜结构,干扰线粒体功能。更糟糕的是,饮酒时常搭配的高脂肪下酒菜形成双重攻势。高子敏特别提醒:“女性由于体内解酒酶较少,同等饮酒量造成的伤害往往是男性的两倍。”即便是所谓“养生红酒”,过量饮用同样会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四、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连锁反应
腰围增长的速度往往比体重上升更早预示健康风险。中心性肥胖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促使脂肪分解加速并向肝脏转移。与此同时,瘦素抵抗使得大脑接收不到饱腹信号,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观察发现,约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也会通过减缓基础代谢率间接促进脂肪蓄积。
五、药物影响:被忽略的致病因素
某些常用药物可能成为脂肪肝的帮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向心性肥胖;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甚至部分降血脂药在特定体质人群中也可能诱发脂肪变性。高医生建议正在服药的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特别是ALT/AST比值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面对脂肪肝这个沉默的对手,高子敏医生给出实用建议:“改变永远不晚。”从今天开始,用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给餐桌增加彩虹般的蔬果色彩;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运动,比如站立办公、爬楼梯代替乘电梯;记录饮食日记培养对食物成分的敏感度。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是重建肝脏健康的基石。毕竟,保护肝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终身坚持的生活方式革命。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