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发布日期:25-08-23 阅读量61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在很多人眼中,脂肪肝不过是“富贵病”的代名词,认为只要减减肥就能自然好转。然而,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却郑重提醒:这种看似无害的疾病背后隐藏着巨大健康风险,及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高医生的专业解读,了解为什么脂肪肝绝不能掉以轻心。
高子敏医生指出,脂肪肝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单纯性脂肪肝),此时患者可能毫无症状或仅感到轻微不适。但如果放任不管,约20%-30%的患者会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即出现肝脏炎症和肝细胞损伤。这一阶段的病理改变已经不可逆,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就像慢性腐蚀剂一样不断破坏肝组织,为后续更严重的并发症埋下伏笔。
临床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脂肪肝患者中,每年约有1.5%-2%的人会发生纤维化进展。这意味着原本柔软富有弹性的肝脏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朝着肝硬化的方向悄然滑行。而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肝癌的风险将显著升高,治疗难度也呈指数级增加。
脂肪肝绝非孤立存在,它往往是全身代谢紊乱的冰山一角。高医生强调,多数脂肪肝患者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异常、血脂紊乱等问题,构成典型的代谢综合征组合拳。这些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倒下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接踵而至,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两倍以上。这是因为受损的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更可怕的是,这种系统性损害往往悄无声息地进行,直到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才被察觉。
肝脏素有“沉默器官”之称,因其缺乏痛觉神经分布,早期病变难以察觉。许多患者正是因为没有明显不适而忽视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高子敏医生分享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一位中年男性在体检中发现转氨酶轻度升高未予重视,五年后因腹胀就医时已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现代医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早期预警工具。通过无创的FibroScan检测可以量化评估肝脏硬度值,结合血清学指标如FIB-4评分系统,能够在尚未出现临床症状前识别出高危人群。这种精准筛查技术让预防性干预成为可能,但前提是患者要有主动健康管理的意识。
值得庆幸的是,脂肪肝是目前少数几种具有完全可逆性的慢性肝病之一。高医生解释说,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10%、规律运动、戒酒等)可使80%以上的患者实现逆转。即使是已经发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配合药物治疗也能显著改善预后。关键在于抓住这个宝贵的治疗窗口期。
治疗方案应当个性化定制。对于合并肥胖的患者,减重手术可能是有效选择;而对于存在明显炎症活动的患者,则需要使用维生素E、吡格列酮等抗炎药物控制病情。中医中药在调节体质方面也有独特优势,但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指导下使用。
高子敏医生最后强调,脂肪肝的治疗绝不是简单的“降脂”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案:营养指导、运动处方、心理疏导、睡眠管理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每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监测,每年做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只有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疾病的长期缓解。
总之,脂肪肝绝非可以忽视的小毛病。它既是身体发出的代谢警报,也是通向严重肝病的潜在通道。及时干预不仅能阻止疾病进展,更能避免一系列致命并发症的发生。正如高子敏医生所说:“对待脂肪肝的态度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质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重视每一次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提示,用行动守护肝脏健康。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