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11-22 阅读量152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在乙肝的诊疗过程中,“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患者常听到的两个术语。许多患者误以为“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甚至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实际上,两者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病毒活跃度、肝功能状态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今天,我们邀请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从科学角度为您详细解析。
乙肝病毒(HBV)感染后,人体会产生三种抗原抗体系统,其中最核心的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通过检测这三项指标,可区分出两种常见状态: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
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但并非直接等同于病情严重。
小三阳:HBsAg(+)、HBeAg(-)、抗-HBc(+)。
通常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毒变异导致慢性肝炎持续进展。
高子敏医生指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病毒活跃度和免疫状态:
大三阳:
小三阳:
高子敏医生提醒,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均需做到:
“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乙肝病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活跃度、免疫状态及并发症风险。高子敏医生呼吁,患者切勿自行对号入座,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评估,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随着医学进步,乙肝已从“不治之症”变为“可控慢性病”,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
结语:乙肝的管理是一场“持久战”,科学认知、定期随访、积极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帮助您走出误区,以理性态度面对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