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治疗 >
发布日期:25-10-30 阅读量155次 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在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肝脏健康。然而数据显示,仍有大量脂肪性肝炎患者正悄然滑向肝硬化深渊。为此我们专访了著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以下是她给出的专业建议。
高子敏强调,很多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而错过最佳干预期。当出现持续性疲劳、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或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特别要注意转氨酶(ALT/AST)、血小板计数及白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这些数据能客观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体检,高危人群更需缩短筛查间隔。
饮食结构调整堪称基础工程。“三减两增”原则值得推广: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用全谷物替代白米面;削减饱和脂肪酸来源,优先选择鱼类、坚果等优质油脂;降低添加糖摄入量,戒除含糖饮料。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比例,每日保证5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的摄入量。运动处方同样重要,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对于已确诊脂肪性肝炎的患者,药物治疗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使用保肝降酶药物修复受损肝细胞,另一方面针对代谢综合征组分进行靶向治疗。如合并糖尿病者需优化降糖方案,高血压患者应选择兼具肝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抗炎保肝药物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治疗格局,但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高子敏特别提醒,治疗过程中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复查肝脏硬度值(FibroScan)、磁共振弹性成像等无创评估手段。这些检查能精确量化肝纤维化进展速度,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当发现肝脏弹性数值超过临界点时,及时启动抗纤维化治疗至关重要。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偏方秘方,高子敏郑重警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保健品能替代正规治疗。”某些号称“清肝排毒”的产品反而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要避免过度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加重病情。
站在医学前沿的高子敏医生最后强调:“从脂肪堆积到肝硬化平均需要10-20年时间,这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机会。”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规范的医学治疗和持续的健康监测,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程。关键在于树立长期作战的信心,将护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肝脏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公益救助
病症索引
快速就诊通道
>>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